了。”
她是这样子说的。
“你来找我,不一定要出去玩啊,可以路过的时候叫一声我,可以打一声招呼、可以在街头说几句话。
并不一定要去做些什么。”
和她分开后,我想了许多。
也许真应了那一句歌词?
那一句,她在公园里,露天KTV唱的歌词。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和她确认分手……可以这么说吗?
我们好像由始至终都没有成为过恋人。
总之就是确认没有希望之后,我想了许多。
过年的时候,和一位小我两岁的表妹聊天。
表妹从小和我一起在外婆家长大,老房子房间少,我和表妹都和外婆住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一张床打滚玩耍长大的。
所以表妹和我关系极好。
我非常虚心地向表妹请教了问题。
表妹听取了我叙述后,第一句问我的就是。
“你们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了吗?”
我非常理所当然地回答。
“需要吗?”
在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下意识地认为相亲对象的相处交往,已经高于男女朋友关系了。
毕竟相亲对象目的是结婚,男女朋友可不一定。
但表妹态度非常坚决。
“很重要。”
“至少我觉得非常重要。”
又过了一段时间。
那一年的五一节日,遇到了下一个她。
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若是几年前的我,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但有了几年相亲经历后,我明白总需要有些让步的。
外貌、学历、情商、家庭、收入……相亲就是如此,把这些东西摆到桌面上。
但很多人都只会下意识地去看对面的桌面,极少懂得认真审视自己的桌面也是重要的一环。
而有了几年相亲经历,听过那首《后来》的我,则学会了审视自己。
第一次见面,她是带着母亲在内的一大家子人来的。
也许就是因为有不少长辈在,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因为她的学历比我高一档,工资也比我多一千块,看起来好像比我条件要高。
但她的长辈们懂得综合审视,看到了我还算优渥的家庭。
看到了我父母不低的退休金、看到了父母给我买的全款房子、看到了父母给我买的商业保险。
也许是有了家人的游说,后面我和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