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卡尔根据艾丽西亚的假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离散数学模型。他推导出了一系列新的公式和定理,用于描述在这种离散时空下的数学关系。“通过这个新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π会出现尽头,以及这种尽头对几何图形、物理量计算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这个模型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卫从生物学的角度,为这个新理论提供了进化方面的支持。“如果我们的宇宙确实存在这样的底层结构,那么生命的进化过程必然会受到它的影响。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可能都遵循着这种基于离散时空和π尽头的规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生物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和限制。”
索菲娅则在化学领域为新理论找到了微观层面的依据。“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发现的那些无法用传统理论解释的反应现象,在这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原子和分子在离散时空下的相互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导致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物等方面出现了异常。这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理论假设是有现实基础的。”
张宇利用人工智能对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和验证。通过模拟不同的宇宙场景和物理过程,他发现新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许多之前无法理解的现象。“从人工智能的模拟结果来看,我们构建的这个新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测能力。它不仅能够解释π的尽头这一现象,还能对一些宏观和微观的宇宙现象做出合理的预测,这为我们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一个全新的理论雏形逐渐呈现在众人面前。虽然这个理论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验证的地方,但它已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宇宙认知的大门。众人深知,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对整个科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